活動訊息與新聞

花蓮站團隊參訪彰化站 

上週(1/30-31),LTSER花蓮站的夥伴跑到中央山脈另一邊的彰化站交流與參訪!!

彰化站的夥伴熱情迎接,帶領花蓮站的朋友實地走訪,深入了解在地環境議題,並相互交換研究心得。活動中,兩站夥伴踏實討論環境監測、社會調查、對話機制、計畫協作、網站架構、訪談資料處理、問卷設計等多方面,兩天的交流成果豐碩。

感謝彰化站夥伴盛情邀約規劃陪伴及花蓮站的熱情參與,期盼未來兩站能保持緊密聯繫。也期待未來站與站之間能有更多的交流活動與連結,展開更多深入的交流活動與合作,彼此取經互助,共同推動台灣長期社會生態核心觀測。



Photo Credit: LTSER Changhua

圖一、金瓜寮下游實體觀測站的儀器佈設情況

圖一、金瓜寮下游實體觀測站的儀器佈設情況

圖二、公私部門權益關係人於坪林活動中心的座談會

圖三、翡翠水庫拱壩現場實景與溢洪道

圖三、翡翠水庫拱壩現場實景與溢洪道

LTSER 翡翠站參訪,走跳坪林~  

陳沛壕、黃誌川

臺灣長期社會生態核心觀測站(Long-term Social-Ecological Research, LTSER)是科技部(現為國科會)自然處從2021開始尋覓能代表臺灣某類社會生態系統的地點,以核心設施的概念設置的長期基礎觀測平台。目前已經陸續架設了彰化站、翡翠站、綠島站以及花蓮站。2023年9月LTSER翡翠站邀請了國科會林敏聰政務副主任委員、LTSER總召集人林登秋教授、彰化站、綠島站、花蓮站人員以及臺灣永續棧(TSH, Taiwan Sustainability Hub)鍾宛蓁執行長等,前往LTSER翡翠站進行現地訪查。與此同時,也廣邀新北市坪林區周慶珍區長、台北水源特定區管理局劉秀鳳局長、翡翠水庫管理局周伯愷副局長、坪青年茶業發展協會鄭祐昇會長、坪林社區河川共學團詹培昕…等在地公、私權益關係人,一同參與座談。

    在實體站野外參訪活動中,首先抵達位於坪林金瓜寮汙水廠的金瓜寮溪下游測站,由翡翠站黃誌川教授進行各項監測設備解說,此實體觀測站蒐集了關鍵帶內不同的水元素,收集了河水、淺層土壤水、地下水、雨水等水樣,同時設置氣象、水質、土壤之即時監測儀器,採即時傳輸的方式同步更新於網站(https://www.ltsertwfeitsui.org/);每週也收集不同水體樣本帶回實驗室分析,用以監測環境變化的趨勢(圖一)。另外在金瓜寮溪下游測站旁的河階地茶園,不但是金瓜寮溪的環境教育教室也是台科大營建工程何嘉浚副教授的低衝擊開發(LID,Low impact development)示範區, LID可有效減少茶園內的非點源汙染(肥料、農藥等),茶農鄭淑卿女士也現身說法,除了說明現有茶園的種植流程與狀況,也認同LID的理念;最後由臺大城鄉所張聖琳教授,以自身長期在坪林深耕的經驗,來解析坪林的社會生態結構與發展困境,未來本站預計架設的有機/慣行茶園觀測站,由台大地理環境資源學系莊振義副教授規劃未來之氣象與土壤物理觀測設施。

    本次參訪也邀請了水源特地區內的公、私部門權益關係人參與,由屏東科技大學簡赫琳副教授所主持之座談會,旨在探討台北水源特定區社會生態發展之困境與突破可能性。這是相當難得的權益關係人會談場合,讓以水質及保育為首要目標的台北水源特定區,與尋求發展與開放限制的在地團體坪林社區河川共學團、坪青年茶業發展協會,進行深度的對話(圖二)。坪林區公所努力維持生態保育與社區產業發展的平衡是整場座談中最大的癥結點。公部門長期透過特定區內的都市計畫法來限制地區的建物面積用來維護大台北地區水源地的水質。另一方面,政府推動的地方創生與青農返鄉,希望帶動地方發展,而在坪林地區卻因建地面積的限制也限制了青農的發展。在本次座談會,結合各方學界的想法,提出劃設特區來鬆綁開發限制的彈性調整獲得共識,座談結束後,各方也進行了小組會談,彼此進一步交換意見。

    最後來到翡翠水庫管理局,由副局長周伯愷接待,於翡翠水庫管理局的環境教育館進行翡翠水庫簡介與任務摘要,接著帶領隨團成員前往翡翠水庫大壩(圖三),講解翡翠大壩的建設歷程與日常維運工作,從大壩耐震係數、固定壩體巡查與監測工作、到包含大壩排砂水口與下游沉沙池相關的持續建設,甚至到未來情境模擬,與現場隨團學者們討論熱烈,參訪也在夕陽餘暉之下,畫下完美的句點。



LTSER規劃辦公室林登秋教授偕Dr.Daniel Orenstein和Merav Cohen 參訪農委會林試所福山研究中心與陸聲山主任合影

Dr.Daniel Orenstein與國科會林敏聰副主委會晤

Dr.Daniel Orenstein和Merav Cohen與翡翠站主持人黃誌川教授和陳沛壕助理一同參訪研究樣區

Photo credit: Merav Cohen

LTSER團隊與翡翠站權益關係人會面交流

Photo credit: Merav Cohen

Dr.Daniel Orenstein與翡翠站主持人黃誌川教授和陳沛壕助理於研究樣區合影

Photo credit: LTSER翡翠站提供

Dr.Daniel Orenstein和Merav Cohen與翡翠站主持人黃誌川教授於研究樣區合影

Photo credit: 陳沛壕提供

Dr.Daniel Orenstein和Merav Cohen與翡翠站主持人黃誌川教授、綠島站主持人陳昭倫教授及規劃辦公室主持人林登秋教授交流討論

Photo credit: 陳沛壕提供

Dr.Daniel Orenstein和Merav Cohen與彰化站主持人王素芬教授、宋郁玲教授、楊珮甄助理、李昆霖助理、林韋齊助理、廖又閮助理、規劃辦公室主持人林登秋教授於研究樣區合影

Photo credit: LTSER彰化站提供

LTSER團隊經過彰化站人流自動辨識監測系統

Photo credit: LTSER彰化站提供

規劃辦公室主持人林登秋教授一同訪問彰化站權益關係人及參與當地經濟活動

Photo credit: LTSER彰化站提供

規劃辦公室主持人林登秋教授一同訪問彰化站權益關係人及參與當地經濟活動

Photo credit: LTSER彰化站提供

Daniel Orenstein 臺灣行  

歐洲長期社會生態研究網的重要推手以色列的Dr. Daniel Orenstein (丹尼爾‧奧倫斯坦博士) 與其博士生 Merav Cohen 於4/27-5/4日期間來臺訪問,交流彼此推動及建立長期社會生態研究的相關經驗。Dr. Orenstein是國際知名的社會生態學家,早先於布朗大學進行跨領域環境研究,取得博士學位,現任教於以色列理工學院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研究領域包括人類與自然環境的交互作用、文化生態系統服務以及致力推動將科學研究、政策和管理相結合。

Dr. Orenstein在歐洲長期社會生態研究網絡的委員會中任職,該研究網絡由歐洲多國與以色列共同設立的五百多個生態系統觀測站所組成,目前已是全球長期社會生態研究社群中極具規模與重要影響力的組成。Dr. Orenstein多年來持續鼓勵研究者在歐洲各地進行全生態系尺度或與政策相關的研究外,至今發表50多篇經同儕嚴謹審查的科學出版物包括專書《廢墟與恢復之間:以色列的環境史》(匹茲堡大學出版社,2013 年)。

5/1 LTSER Taiwan推動辦公室負責人林登秋教授的陪同下,Dr. Orenstein前往位於宜蘭的福山植物園,並和福山研究中心主任陸聲山博士交流。福山植物園與周圍森林除了是LTSER Taiwan翡翠站的重要組成區域外,更是臺灣數年前推動長期生態研究時,最早設立的長期動態樣區之一,為臺灣長期生態研究的進行奠定重要基礎與貢獻,做為參訪的第一站有助Dr. Orenstein對臺長基生態與長期社會生態研究的發展。

次日,Dr. Orenstein前往臺灣大學與林登秋教授及LTSER Taiwan翡翠站負責人黃誌川教授、綠島站負責人陳昭倫研究員交流並了解LTSER Taiwan翡翠站、彰化站與綠島站的設立過程,下午則在黃誌川教授陪同下至坪林實地走訪,Dr. Orenstein對當地人文景觀與茶留下深刻印象。休息一晚後,Dr. Orenstein與林教授搭乘臺灣高鐵前往LTSER Taiwan位於中部沿海的重要站點─彰化站 LTSER Changhua 參訪,並由彰化站的王素芬教授、宋郁玲教授及助理們介紹彰化站特點,並交流寶貴經驗。

在參訪的最後一日,Dr. Orenstein與LTSER Taiwan推動辦公室負責人林登秋教授於教授的研究室促膝長談,近午,林教授偕同Dr. Orenstein前往國科會與國科會林敏聰副主委會晤,在享用午餐的同時,暢談彼此在LTSER推動過程中遭遇的困難並交流彼此經驗,他們對林副主委豐富的社會生態學素養以及對LTSER的主動推動與大力支持十分佩服。Dr. Orenstein表示,LTSER Taiwan讓他感到相當驚艷,他指出在長期社會生態研究網的推動與建立上,臺灣完全不亞於於歐洲。因此,Dr. Orenstein向林登秋教授提出邀請,在本週五(5/12)為Dr. Orenstein的工作小組介紹LTSER Taiwan與旗下彰化站。與之同行的博士生Merav Cohen表示,他們正在籌辦針對年輕工作者的訓練工作坊,回國後她將與主辦方聯繫,希望促成與LTSER Taiwan的合作與交流。


綠島站李坤璋博士介紹綠島所面臨社會經濟活動對環境的衝擊 

綠島站李坤璋博士介紹綠島的生態環境

綠島站李坤璋博士介紹綠島的社會經濟變遷

綠島站陳昭倫老師介紹海洋暖化 

綠島站陳昭倫老師介紹珊瑚生態系與人類的關係 

計畫辦公室林登秋老師介紹LTSER計畫 

計畫辦公室林登秋老師介紹永續學門規劃與研究計畫需求

計畫辦公室林登秋老師回應聽眾提問

綠島站李坤璋博士介紹LTSER綠島站計畫

綠島站動行海報_1

綠島站動行海報_2

LTSER X 2023動物行為暨生態研討會  

感謝主辦方東海大學師生的辛勞,從演講到場地的用心安排,為此次動行研討會的與會者們提供了很棒的參加體驗!

LTSER在動行的首發,由綠島站的李坤璋博士為我們揭開序幕。坤璋博士首先為我們簡介從長期生態研究到長期社會生態系統研究的轉變以及LTSER計畫的定位與願景。綠島的文化底蘊十分深厚,早在新石器時代即有人類定居,歷經作為原住民遷移中繼站→清朝漢人開墾,使得島上森林多為次生林,而從傳統農漁牧業轉型為觀光的產業經濟型態變遷,也為綠島的生態環境帶來新的挑戰。坤璋博士接著為我們介紹綠島的生態環境,除了在陸地上可以遇見的綠島長尾麝鼩、陸蟹、狐蝠;擁有完整裙礁型珊瑚礁的海域生態系也是遊客必造訪之處。然而龐大的遊憩壓力,造成土地利用變遷、垃圾及污水處理、能源使用與生態破壞的問題。

LTSER綠島希望成為一個溝通平台,除環境與生態監測,同時對當地社會經濟的概況與議題進行盤點,並透過資料開放與連結權益關係人,為永續綠島盡一份心力。聽眾們在分享後則分別對研究資料的目標受眾、在地網絡建立策略以及議題解決預計時長與坤璋博士進行意見交流討論。 

動行壓軸的閉幕演講是由LTSER Taiwan 綠島站負責人陳昭倫老師與計畫辦公室主持人林登秋老師擔綱主講人。

陳昭倫老師是臺灣珊瑚研究領域的佼佼者,也是關心環境永續的行動者,陳老師介紹珊瑚礁生態系是海洋中的熱帶雨林,擁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同時也是地球上最古老與最大的生物結構體,並與人類的生存息息相關,據估計,全球約有10億人口直接或間接地仰賴珊瑚礁生態系維生,除了創造出的漁業與觀光產值外,珊瑚礁生態系對人類文化也有重要影響。然而這些海洋熱帶雨林僅分布於狹窄的地理範圍,其生態系健康有賴於健全的食物鏈維持,唯有健康的珊瑚礁生態系才能提供建全的生態系服務。

    然而珊瑚礁生態系現在面臨巨大的威脅,包含過度漁業捕撈、棲地破壞、汙染以及氣候變遷的挑戰。其中氣候變遷可能使擾動強度增強或頻率加劇,除此之外,我們已知有90%的熱汙染是由海洋吸收的,若海水升溫加劇將導致全球規模的珊瑚白化與衰退。在各式海洋生態系中,熱帶珊瑚礁是受氣候變遷最鉅的生態系,極可能第一個消失在地球上。

縱然情況不容樂觀,但科學家預估,即使我們僅能減緩0.5度的升溫(+2 vs. +1.5),就能拯救相當比例的珊瑚礁生態系與居住於此的生物,也能阻止仰賴珊瑚礁生態系的漁業崩解。

    回顧臺灣的珊瑚礁生態系,陳老師打趣地說,臺灣是相當適合研究珊瑚的島嶼,除了本身擁有多樣的珊瑚礁類型,如:典型熱帶珊瑚礁、非礁型珊瑚群聚、藻礁外,更有緊鄰珊瑚礁的核三廠,是相當適合研究珊瑚礁生態系與海水溫度互動關係的地點。除核三廠外,陳老師也發現,近年來受疫情影響所致的報復性旅遊,也給臺灣本島與外島的珊瑚礁生態系造成不小影響。也讓陳老師感受到人對生態系的干擾必須加入到生態研究中,在我們已進入全新的地質年代─人類世,這樣的觀點顯得更加重要。

    陳老師補充說,生態學家原先的理想研究環境是,僅有一些干擾的生態系,但現今進入人類世後,幾乎已無這樣的生態系留存。因此在人類世下珊瑚礁的治理必須轉型。陳老師提到過去的傳統科學與政策,在面對憂鬱的保育狀況時,多數行動止於生態系階層,無法解決氣候變遷引起的問題。例如劃設保護區,但若缺乏有效管理,保護區成效不彰,形成紙上保護區症候群。而後面對氣候衝擊的適應、實驗性的行動,如淨灘、淨海運動變成人們的安慰劑,讓人們感到為環保近一份心力,但這樣的行動無力扭轉大環境的劣化。為因應人類世的巨大挑戰,需要科學與政策大幅度的介入與轉型,探索減碳與未來永續的適應之道。

陳老師的省思也帶領自己走向學者的自我轉型道路,開始投入珊瑚礁長期社會生態觀測與研究。陳老師表示他已認知到現今學者不可能在理想的低干擾生態環境中進行研究,生態系與社會系統是緊緊依存並相互影響的,因此將社會系統帶入研究是必然的趨勢。LTSER Taiwan與陳老師近期在綠島成立LTSER綠島站,綠島站所蒐集到的資料,將存入中研院的Depositar資料集,建立可公開的資料平台,期望與學者、社會大眾共享資料以及LTSER綠島站的研究設施。陳老師也希望能利用研究成果形成以自然解方為本的社會生態跨域整合行動,協助綠島成為一座能源自主的太平洋小島。 

林登秋老師現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特聘教授,研究專長為環境生態、森林生態等領域,林老師在臺灣投入長期環境生態研究三十年,也協助催生台灣長期社會生態核心觀測站 (LTSER Taiwan)林老師以「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的幽默風趣開場攫取全場觀眾注意的同時,也鼓勵在場的年輕生態研究者、學子們要勇於走出同溫層,才能為生態永續更盡份心力。

接著林老師娓娓道來臺灣長期生態研究的開端與發展,早期臺灣的生態學者多為單打獨鬥地在各自領域進行研究,缺乏對生態系統全面的理解,與長期的關注。然而環境變遷議題漸漸地成為國際環保運動的焦點,與此同時臺灣的保育也開始走向棲地、生態系統的保護,而物種的保育也必須根基於健全的生態系統,而短期研究難以看出環境變遷對物種生態系的影響,因此必須針對核心關鍵項目必須進行長期監測與研究就成了當時的首要課題。

一群對長期研究重要性相當關心的臺灣學者開始在臺灣不同地區進行長期生態觀測與研究,雖然地區間的連結不強,但臺灣長期生態研究仍持續著,也留下相當重要的成果,讓生態研究有了時間的縱深,並結合了生態系重要營養階層以及影響生物的其他因子到研究中。同時也讓不同領域的生態研究者有共同的研究地進行交流,建立跨領域合作的基礎,更讓研究生在研究生涯初期即有跨域交流,開拓跨域研究的可能性。更讓臺灣生態研究站上全球長期生態研究舞臺,而在1994-2001間在國家科學委員會(現國家科學與技術委員會)更成立長期生態研究學門,但受限於制度以及經費斷炊影響,導致長期研究相當困難。

林老師也體認到先前生物學者多在人為影響相對較低的自然生態系統進行研究,難以反映滾滾紅塵中的環境生態變化,如清境、彰化濱海生態系這樣受到人為嚴重影響的地區。因此,這樣的生態研究也難以跟社會對話、難以回應社會需求。但林老師也認為若過度強調成果實用性的研究,則容易與世沉浮而難以讓研究根深葉茂,並舉華萊士與達爾文的自然探索過程為例,相信兩者遊歷進行博物學採集、研究時,並未能察覺手中的資料將對人類有多麼重大的影響力,因此探索自然世界為出發點的科學研究仍具有無可取代的價值!

林老師接著說道,我們現在需要的研究是如何在現有法規、社會、經濟、文化情境下促進環境生態的永續,雖然動植物與生態系的研究是生態保育重要一環,但並非全部。面對現今的議題、挑戰,不能夠再侷限於自然學科的跨域研究,橫跨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並結合權益關係人進行整合研究才能全面性地了解生態系統的變化與驅力,並找出在現實條件下解決當前環境生態問題的可行解方。

兩年多前國科會開始推動長期社會生態研究(LTSER Taiwan),目標在臺灣各處具代表性與特色的社會生態系統設立觀測站進行長期監測,並記取臺灣長期生態研究的教訓,各長期測站被視為如同海洋研究船這樣的核心設施,或得了制度化的長期經費支持,成立的長期測站並非為了特定項目提供服務,這些長期觀測站將成為進行基本核心監測(如,溫度、雨量等)與開啟重要研究議題的永續平台,平台的基本監測項目是公共財,因此如何進行資料管理便是重要課題,最終目標是將資料開放供大眾使用,不僅僅是科學家。

林老師期望藉由長期社會生態系統核心觀測站的設立與蒐集的長期科學資料,讓我們得以了解生態系統服務的特色以及脆弱性,就能在面臨社會發展挑戰時提供堅實的科學資料進行評估,並為尋求以自然為本的解方(NbS),以及其他永續發展策略提供堅實的科學基礎。這是一種未雨綢繆的作法,無論在科學上或回應社會需求上都有其必要性。著眼解決現實世界中的環境生態問題,LTSER Taiwan期待能產出付諸行動的知識,我們也理解到現實世界的生態問題離不開權益關係人,因此LTSER Taiwan設立的長期觀測站不僅重視在地議題,也重視在地連結。林老師也期許能在未來設立更多站點,站站相連,形成網絡連結對臺灣不同類型的社會生態系統進行永續監測。

最後林老師不忘簡短介紹永續學門,並再次鼓勵現場的年輕後浪們不要放棄以探索自然為本的生態研究,但應走出舒適圈,和不同領域的人一同交流對話,相信將幫助臺灣與世界離永續發展的文明更近一步。 

國科會林敏聰副主委致詞 

梁文宗老師介紹台灣地震科學資料庫 

史旻弘老師介紹大屯火山資料庫

魏志潾老師介紹海洋學門資料庫

劉建良工程師介紹資源衛星影像開放資料服務平台

劉子明博士介紹氣候變遷整合服務平台

黃誌川老師介紹LTSER長期社會生態核心觀測站

王素芬老師介紹LTSER彰化站

李奕德博士介紹太空科學研究資料庫

劉清煌老師介紹大氣水文研究資料庫

LTSER Taiwan 計畫辦公室林登秋老師與綠島站陳昭倫主持人、李坤璋博士後研究員討論交流

國科會林敏聰副主委與LTSER Taiwan團隊成員們討論交流

國科會林敏聰副主委與LTSER Taiwan團隊合照 

國科會自然科學相關資料庫
聯合推廣研討會

2023新的一年,適合新的開始。而在希望滿盈的2023新年第三天,國科會在桃園和逸飯店舉辦了國科會自然科學相關資料庫聯合推廣研討會,以實體與線上並行結合現場展覽的會議方式,廣邀各界參與盛會。

主辦方國科會林敏聰副主委致詞時表示,今天的研討會除了向各界展示目前的資料庫成果外,國科會也期望能積極整合現有各個大小資料庫以及核心設施。希望未來有機會能建立一個單一入口,連結所有自然科學、人文、空間、地理等資料庫以及國科會下的核心設施,加強資料治理。也期望建立資料開放的規則與共識,在開放原則下,須保護資料提供者的優先權、國安機敏資料以及個人隱私的遮蔽。未來須對資料庫管理有更明確的政策,並收集使用者的意見。國科會將資料庫視為如同海洋研究船這樣的核心設施,這有利於提供資料庫經費以及管理與運作人力的長期支持。而國科會也希望各資料庫的管理者,能有機會聚在一起檢視彼此的資料庫,看看彼此的專精與不足之處、相互串連,達到彙整彼此資源的成果。

研討會的頭陣重擔由 台灣地震科學資料庫 梁文宗老師擔當,梁老師精簡地介紹台灣地震科學資料庫的任務與目標,以及他們如何運用自動化技術處理與管理大量地震活動與波形資料,並參考使用者意見進行平台優化。除地震資料與研究成果外,台灣地震科學資料庫亦熱心於地震科普教育,設計如勇闖震源城、手作地震儀等有趣的活動。

接著由同為地質領域的 大屯火山資料庫 史旻弘老師接棒分享,史老師講述資料庫的緣起,期望藉由資料庫的建立,對大屯火山監測、研究與科普推廣,進而降低民眾疑慮。大屯火山資料庫的內容主要為地球化學以及地球物理兩大部分,是個豐富多元的資料庫,並藉由儀器即時傳輸和人力採集氣體、溫泉水、地溫等項目,來獲取資料。資料格式也相當多樣化,並由多個小資料庫構成一個完整的大屯火山資料庫。目前管理團隊著眼於建立即時測站資料發布,未來將持續朝改善管理、方便使用者取用資料的方向努力。

大會接著由 台大海研所 魏志潾老師介紹海洋學門資料庫,海洋學門資料庫已成立約40年,主要目的為蒐集與保存我國海研船搜集的珍貴資料,資料分布範圍主要為台灣周邊海域、東海、南海、太平洋等,而魏老師也趁難得機會如數家珍地介紹台灣歷代海洋研究船與各式船載儀器。海洋學門資料庫是以分散式架構來建置,提供的服務有各式相關的原始資料,例如水深、全球海床地形、重力、海洋地質與海洋物理資料等。此外,亦提供加值產品,以及不同學門的相關應用工具。管理團隊也正在開發更多元的服務,如將影像資料轉為量化資訊,並在其中描述棲地特徵並標註生物與廢棄物,另外也建立海洋微生物eDNA(註1.)分析資料庫,發展自動化分析流程與地理分布互動式呈現等技術。資料庫亦提供整合資料查詢服務 (Hidy viewer),並希望達到開放性、即時性、跨領域整合、使用者互動性等目標,讓使用者以單一帳號即可進入各資料庫,而部分機敏資料則以書面申請的方式加以管理。

在了解地面與海洋的資料庫後,緊接著來到太空,由 資源衛星影像開放資料服務平台 劉建良工程師介紹,該平台緣起自1993年在國科會支持下開始運作的衛星影像接收站,最初扮演著資料收集與推廣者的角色,但在大眾漸漸對衛星影像熟悉後,平台開始轉型為資料提供者。目前平台主要接收Spot-6/7Pleiades 1a/1b衛星資料,並與這些商業衛星公司簽約,其中Spot排程每個月可覆蓋一次台灣、Pleiades則是平地每季一次、山區每年一次,其中Pleiades可提供達 0.5m高解析度影像。在高解析度影像部分,平台另有Terra SAR-X 衛星提供雷達影像,除不受雲層干擾,亦可依需求調整不同解析度。劉工程師亦提到因衛星影像需進行影像處理後方可使用(空間對位,Georeferencing,註2.),而平台本身的使用需求相當高,因此平台自行開發自動化影像正射處理系統(註3.)來處理收到的衛星影像資料。平台也提供開放衛星影像資料、衛星影像資料加值、介接等服務項目,亦開發衛星雲量統計工具,供使用者挑選雲量較低的適合影像。此外,他們亦歡迎對衛星影像有興趣的學者、中學師生申請研究計畫,若計畫核可後,將可使用上述衛星影像資源!

衛星影像是相當適合凸顯氣候變遷影響的工具,在午餐與小憩後,接著由 劉子明博士 介紹 氣候變遷整合服務平台 ,該平台以因應氣候變遷為資料庫建置目的,也會支援不同政府部門與部會,從教育、金融到科學研究都有。平台由逾百人的研究團隊管理,主要區分為資料產製與趨勢分析、衝擊與調適應用、應用服務與推廣等三大部分,希望能整合氣候變遷資料供需要的人員使用。平台現有的氣候變遷資料可區分為觀測與歷史資料、未來情境與推估、加值應用等部分,每年會定期更新網格化觀測資料,另外劉工程師也提醒使用者使用動力降尺度資料應留意資料尺度,以確保資料尺度符合模型要求。平台為落實資料開放的目標,團隊透過分級提供資料服務,確保將成熟穩定性高的資料開放給大眾使用。同時盡量將資料的特性簡化,以便資料使用者尋找與使用。團隊也透過氣候明信片、調適百寶箱等項目,讓氣候變遷的知識能向大眾普及化、貼近生活。

談到變遷,台灣的生態系統與社會系統亦面臨許許多多的變遷挑戰,為能有效面對台灣各地的議題,近期新興成立的 LTSER長期社會生態核心觀測站 粉墨登場!由 LTSER 翡翠站的黃誌川老師與彰化站的王素芬老師介紹LTSER這兩個站點的資料庫。首先黃老師表示若我們想了解台灣的特殊性,就需要進行相關基礎項目的監測。同時台灣有許多議題、衝突需要解決,但這無法從單一面向給出解決方案,因此需要進行多面向的監測,希望透過LTSER的監測能找到一條大眾多能接受永續解方途徑。黃老師也介紹LTSER的核心目標為整合資源,促進跨領域合作,累積所有人地互動的資訊,提供探索生態議題與永續治理的知識基礎,最終提出政策建言。目前翡翠站的資料主要來源有二:外部資料(氣象局即時觀測、水利署水位、環保署水質資料等)、站點本身收集的環境與社會資料,這些資料與中研院資料寄存所合作,寄存於該所的Depositar資料集,並定期更新。王素芬老師接手介紹彰化站,當地為半漁半農的社會生態系統,面臨許多變遷挑戰。彰化站的資料架構以地方為本,內容包括環境、社會人文、圖資與硬體建構的資料。其中收集的人文資料建構成訪談資料庫,主要匯集在地不同面向的相關權益關係人,包含政府單位、在地民眾…,並依此設計不同面向的訪談問題,未來在訪談內容去識別化、整理完成後便可開放提供。團隊未來著眼於深化在地關係、挖掘地方議題,以聚焦主題的方式提供社會面向資料。並希望能與翡翠站一同,吸引更多研究資源投入,讓研究者互惠,擴大資料庫,並擴展研究的可能性。

會議接著再次回到太空領域,由李奕德博士介紹太空科學研究資料庫,該資料庫因有識之士發覺許多階段性計畫結束後,寶貴的資料缺乏管理與對外公開管道,難以取得,因此催生本平台。平台初期任務以資料典藏為重,現今則著眼於提升使用者服務。目前資料庫中的資料較少來自地面觀測資料,主要皆由領域內專家學者自願提供相關資料。管理上,帳號由後台自動管控,讓使用者的密碼與管理團隊隔絕,保障使用者隱私,此外使用者可透過時間或領域、儀器類別等篩選項目在資料庫搜尋所需資料。在硬體部分,管理團隊都有作足備援措施。而資料庫亦提供資料導入的流程,希望給潛在的提供資料者參考。未來團隊希望繼續歸檔尚未整理完成的歷史資料、與更多單位合作、資料彙整更加自動化、增加使用者互動性。最後李博士亦埋下一顆不小的彩蛋。

研討會最終壓軸為劉清煌老師介紹 大氣水文研究資料庫,並為與會來賓拆開剛剛的大彩蛋!他們將整合大氣、水文、太空三領域的資料庫,彙整成大氣科學研究與應用資料庫!資料來源有中央氣象局、民航局、空軍、中央大學、海科中心、颱洪中心、國科會、氣象學會、環保署、日本氣象廳等單位,因部分涉及機敏資料,因此資料庫運作採取會員制,會員組成涵蓋中學、大學師生、科研與軍方人員,目前不提供非會員的支援。也因此,雖然秉持資料開放原則,但與軍方相關的資料須簽屬切結書,資料提供者有一年期的資料優先使用權,亦建議使用者知會提供者。未來大氣水文研究科學資料庫將與水文、太空科學研究資料庫整合,期望能提供更加有善且具效率的服務介面。

最終,會議來到綜合討論階段,期間有與會者擔憂,隨著資料公開分享,未來多數人將越來越不願意成為資料產出與提供者,畢竟監測資料的產出是相當辛苦的工作。但亦有與會者認為應鼓勵研究者多加將研究資料儲存到資料庫中,未來計畫亦可能要求研究者將資料存入資料庫,這是現行的趨勢,亦可建立獎勵機制,鼓勵資料產出者。與會者與資料庫管理者亦認為資料庫彼此之間應加強整合與合作,以彙整眾人的力量,提供更佳的資料庫使用環境。

 

1. eDNA environmental DNA,環境DNA

指的是從環境中蒐集而來的DNA,因生物體在環境中活動時,多多少少會留下身體組織的殘留物,例如毛髮、排泄物、甚至是身上的細胞等,這使得我們可以檢驗其中含有的DNA,並鑑識這些DNA樣本來自哪些物種。利用從環境中蒐集的DNA樣本,我們甚至不用親眼見到DNA的主人,也能得知牠在某段期間內曾在此區域活動過。這也代表,包含我們肉眼所無法觀察的微生物們,在環境DNA的分析下將無所遁形。利用環境DNA協助生態調查,除了不用「直接」觀察到該物種的出現外,也能減少捕捉性的調查行為,減少生物受傷或死亡的可能並節省人力。更棒的是,分析所需要的樣本數量,僅僅幾滴水的體積就能滿足,是一項新興的生態調查技術。而利用環境DNA,將能協助及早發現入侵生物、保育工作進行,或生物資源管理,是相當具應用潛力的工具。

相關可見: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QdTV1rAlWY

 

2. Georeferencing (空間對位)

指得是將影像中的某一點對應到實際地球經緯座標系統中的某座標。為何需要將衛星影像進行空間對位呢?雖然我們平時在google地圖中只要動動手指,就能隨意點出地圖上任一點的精確座標,但地球表面實際沒有任何經緯線畫在上面,因此航空器或衛星拍攝遙測影像後,還須將影像對應到地球表面的座標系統,方得使用。除了遙測影像須經空間對位外,古地圖也是常需進行空間對位的對象之一。

 

3. 影像正射處理

所謂的正射影像,即為自物體上方俯瞰該物體的樣子,理想狀況下,應該只會看見物體的上方表面,並不會見到物體的側面。但利用航空器或衛星掃視地表時,其鏡頭可能不會恰好通過地表物體的正上方,因此會產生物體側面影像,而將側面影像盡可能消除,僅保留俯瞰視角的處理動作,便是影像正射處理。

LTSER規劃辦公室將於2023年2月7日、2月22日舉辦
規劃建議說明暨現行站點交流會、觀測站提案建議會

各位學界朋友大家好:

長期社會生態核心觀測站平台推動計畫辦公室將於2023年2月22日召開「長期社會生態核心觀測站規劃建議會」,歡迎關心臺灣社會生態永續的學者踴躍參與。(報名連結https://forms.gle/eRvEdkdZG5jVZ3Ej6

報名「長期社會生態核心觀測站規劃建議會」欲提供建議案者,請於報名截止日(2月17日)前提供簡報檔。會議的時間以及每位的簡報時間將視人數而定,但各案簡報以不超過10分鐘為原則。


在提供觀測站規劃建議時請考量以下項目:

● 是否能反應已有或潛在社會需求/發展爭點對生態系統的影響及其反饋?

● 是否能吸引跨領域研究議題形成 (具豐富潛在之社會生態學議題)?

● 如何提供資料共享服務?

● 如何槓桿(外部)資源投入?

此外亦請初步盤點過去相關研究成果與累積的觀測資料,對該社會生態系統現有的理解是什麼,以此為基礎可以探討哪些重要社會生態學議題。

「長期社會生態核心觀測站規劃建議會」報名截止日期為2月17日

##本會議以實體與視訊併行,實體暫定於科技大樓2樓12會議室,將視疫情情形另行通知辦理情況。##

另外,為了讓大家了解長期社會生態核心觀測站建置的目的以及功能,辦公室將於2023年2月7日上午10:00-11:30召開「規劃建議說明暨現行站點交流會」,歡迎關心臺灣社會生態永續的學者踴躍參與,報名連結:https://forms.gle/eRvEdkdZG5jVZ3Ej6


敬祝 研安

長期社會生態核心觀測站規劃辦公室 林登秋 敬上


Kim, C. H., Ryu, J., Lee, J., Ko, K., Lee, J. Y., Park, K. Y., & Chung, H. (2021). Use of black soldier fly larvae for food waste treatment and energy production in Asian countries: a review. Processes, 9(1), 161.

「打開」壩體缺口
打造永續生態廊道
鱸鰻、毛蟹回來了!

Source :天下雜誌-微笑臺灣 

2022.12.14 發佈

https://apublica.org/2012/02/pesca-predatoria-dizima-peixes-sul-pacifico/

你常覺得科學總是充滿各種複雜龐大的數據與艱澀難懂的文字,讓你心中燃起的好奇火苗在面對這片資料海洋時熄火嗎?別擔心,你的心聲也是科學家們的心聲!


雖然科學家們努力透過各種工具,從世界各地不同角落取得珍貴的觀測數據,但當資料龐大到一定程度時,透過傳統表格或統計圖的呈現方式將使資料隱含的意義隱藏在龐大的數字海中,不僅降低了易讀性,也使閱讀的人們需要耗費不少力氣理解資料意義,甚至導致溝通上的困難。這

不僅僅使一般群眾對科學望之卻步,阻礙了知識的傳遞與議題討論的推廣,也常使科學家們彼此溝通不順,因此,如何使這些科學結果、資料容易讓人閱讀與理解是相當重要的! 

人類是相當依賴視覺情報的生物,因此資料視覺化是可使資料易讀性提高的手段之一,許多國內外的學者或政府機關也開始重視將新近取得的或過往累積的龐大資料整理,其中不少也以視覺化的圖表呈現,使易讀性大大增加,不僅增加科學家彼此間的溝通效率,也使非科學專業、或不熟悉研究議題的民眾、公務員、政府機關更容易理解,有助於更多人參與相關議題的討論,凝聚共識,也將使相關政策或行動的推行更加順利與持久。

如何讓結果更加容易閱讀理解是推廣科學、理性討論的關鍵之一,但可信賴、高品質的觀測資料是一切科學研究與討論的基石,因此LTSER Taiwan著重於透過觀注在地議題,進行持續長期的監測,蒐集高品質的觀測資料,期望扮演科學的堅定磐石,推進台灣社會生態系更加友善、永續。歡迎大家看看資料視覺化案例的同時,也順道來LTSER Taiwan總站逛逛,認識LTSER Taiwan的理想與祈望。

聲景,意即聲音景觀,指的是我們周圍由「聲音」組成的環境。亦屬於生態學研究領域中的重要組成,只不過比起生態學中眾多歷史悠久的子領域來說,聲景生態學受到生態學家注意的時間就晚近了許多。

近來,人類活動遍及世界各角落,且不僅侷限於陸地,在海洋、海面下、空中都有我們活動的足跡,這些足跡不僅僅包括有形的實體遺留物,更包含了無形的聲音。

聲音對許多生物而言是重要的溝通與避敵預警手段,例如許多鳥類、兩棲類利用聲音求偶;對某些生物而言,聲音更是它們探索環境與獵食時仰賴的工具,如鯨魚、海豚與蝙蝠。近來,科學家們已漸漸了解到人類活動的聲音對環境與其它生物造成不小的影響,例如造成生物的聽力受損、活動區域受到限縮、亦或活動時間與行為的改變等等。 

這篇文章專訪了中研院長期研究聲景生態學的助理研究員林子皓博士,林博士在文中不僅僅提到自己研究聲景生態學過程中遭遇到的困難,也提到自身對於資料開放的態度。大多數學者在一生的研究職涯中會累積相當可觀的研究資料,但這些資料往往在研究發表後便很少再度被利用,在資料不公開的情況下,其餘學者也無從得知相關資料的存在或取得困難,甚至當學者離開研究領域後,這些資料面臨佚失、說明不全的風險便急遽增加。因此研究資料的封閉將導致辛苦蒐集來的資料數據價值減損,或需要重新蒐集,不僅造成研究資源的浪費,更是白白損失一批珍貴的數據資料。邀請大家在認識聲景研究的同時,一同關注資料開放共用的問題呦~ 

Source : Research Data Management Hub
2022.12.05發佈

Source :青年日報 

2022.11.18 發佈

https://www.flickr.com/photos/mpd01605/

臺灣海洋聯盟 ─ 碳權工作坊

    

    2022九月最後一天,在基隆海洋大學由臺灣海洋聯盟舉辦的碳權工作坊,在午後暖陽下正式展開。工作坊首先由聯盟召集人─蔣國平教授開場,蔣教授在簡短但精采扼要的開場中提及,國際目標在2050年達成淨零排放,而臺灣也不落人後,我們對臺灣的森林在淨零排放過程中的角色與功能已有清晰且具體目標的想像,但對臺灣周圍的海洋仍是一片空白。因此希望就由這次的碳權工作坊,探究臺灣海洋在淨零排放路徑中的幫助,並期待能在往後的聯盟大會中向政府提出相關建議文件。接著由地主─海大校長致詞歡迎各位與會嘉賓,並介紹海大在臺灣海洋人才的貢獻,並期望海大繼續以此努力、為榮。

 接著由邱祈榮教授、林幸助教授、洪慶章教授、周文臣教授,分別就「國家溫室氣體排放清冊」、「臺灣濱海藍碳知多少」、「深海藍碳」、「以海洋為基礎的碳移除策略」等講題,分享自身專業與意見。



 邱祈榮教授已協助臺灣政府進行國家溫室氣體排放清冊的估算,因此對排放清冊與國際相關規範亦相當熟悉,邱教授在分享的過程中不斷強調,國家溫室氣體排放清冊是一個國家在淨零議題上對外最重要的依據文件,且國際上的默契是需經過人為經營的碳權、碳匯才能納入清冊計算中,因此強調人為的努力。而在IPCC中,海洋尚未有相關指引,對此,邱教授認為國際應積研擬相關指引,而臺灣也應積極參與國際相關會議與談判過程。邱教授也提到在協助計算臺灣排放清冊的過程中,體認到高品質的資料蒐集是相當重要的一件事,他認為唯有基礎研究紮實,才能夠支撐排放清冊中的排放系數的訂定。



 林幸助教授則慷慨分享他與研究團隊多年來在臺灣各處濱海地區與碳匯有關的研究成果。林教授認為就他們的研究觀察,濱海地區的碳匯儲存要地,如:紅樹林、鹽沼、海草床等的碳吸存能力高於綠碳,因此林教授認為臺灣在藍碳發展上相當具有潛力,而臺灣沿海的廢棄鹽田更是當中的潛力點,但也發現臺灣濕地缺乏相關的碳匯資料,特別是濕地的土壤資料更是留存大片空白。林教授也提及,不少研究發現,部分外來種的碳吸存能力非常優秀,但聯合國已明確規定不可為了增加碳吸存而對生物多樣性造成損害。在關心臺灣的同時,林教授也分享他對國際的觀察,例如新加坡已設立以自然為本的碳權交易市場,因此他認為,臺灣需加速幫助現有的驗證機構增加查驗海洋碳匯的能力。



 接著洪教授風趣的台風將與會者的目光由濱海地區吸引至深海,洪教授提及目前全球三大碳庫中,海洋就佔了93%左右的碳儲存量,而海洋中的碳亦會隨所處海水深度的不同,而在返回大氣的時間週期上有所差異,在淺深度的碳較快便釋放回大氣中,因此國際上認定若人類希望藉由海洋進行碳封存,須將碳封存於1000公尺深之深度以下,才有足夠的封存時間。因此台灣東部海域與南海是發展深海藍碳的潛力點,但台灣周圍海域,特別是南海,有不少爭議地區,為發展的困難點之一。接著洪教授分享自己的相關研究及協助邦交國的經驗,其風趣的介紹博得現場滿滿笑聲。



最後周教授以「以海洋為基礎的碳移除策略-機會與挑戰」為題,為以上三位教授的分享結尾,並扮演總結的角色,為與會人員介紹眾多利用海洋的碳移除技術與方式。周教授也強調,以目前的預測,人類無法光靠減排、淨零排放兩種路徑達到將全球暖化控制在增溫1.5℃或2℃的範圍,因此碳移除技術是絕對必要的,而海洋擁有巨大的碳吸存能力,台灣周圍皆是海洋,因此台灣需有足夠的重視。



會議最後為綜合討論,由蔣國平教授、曾筱君助理教授以及以上四位講者共同主持,經與會來賓與主持人的熱烈討論與交換意見後,連盟方期望在不久後的聯盟大會中提出相關建議文件,以供各界先進指教,協助台灣朝海洋碳權管理邁出第一步。 

海洋碳權工作坊於2022.09.30的午後正式展開。

邱祈榮教授準備就「國家溫室氣體排放清冊報告」為題,和與會來賓分享。

林幸助教授以濱海藍碳為題正在進行分享。

洪慶章教授關於深海藍碳的分享十分風趣。

周文臣教授分享以海洋為基礎的碳儲存策略。

2022.10.05 發佈

         臺灣的遊蕩犬隻長久以來一直是嚴重的社會與生態問題,不僅偶有犬隻攻擊人的案件或從路竄出導致車禍的發生,近年來遊蕩犬隻對野生動物攻擊致死的新聞更是層出不窮。
        出自對生命的尊重,在動保團體呼籲下,政府自2017年走上流浪動物零安樂死的道路,而部分民眾亦不忍遊蕩犬隻在外受餓,予以餵食,希望除了能讓遊蕩犬隻不挨餓外,也希望減低他們攻擊野生動物的機會,同時臺灣也試圖以絕育方式降低野外的遊蕩犬隻數量;然而絕育仍無法扭轉野外遊蕩犬隻持續增加的趨勢,而餵食流浪動物亦不會減少他們狩獵的天性,反而更有體力追獵野生動物。而收容所更在停止安樂死後大爆滿,無法收容更多流浪動物,更傳出有部分收容所為騰出收容空間,反而將所內動物棄置山區。
        我們尊重、試圖拯救流浪動物生命的同時,更多的野生動物卻在付出生命的代價。我們應該重新思考零安樂死是否真的對收容所內的流浪動物友善,支持恢復安樂死的同時也該認知,安樂死並非解決遊蕩犬貓問題的唯一解。而唯一可以肯定的是,犬貓從不屬於臺灣的野外。

Source: wuowuo

2022.09.23 發佈

LTSER彰化站訪視

王功、虎尾參訪交流會議


LTSER規劃辦公室與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林敏聰副主委、自然科學及永續研究發展處羅夢凡處長、郭子仙科技研發管理師,LTSER翡翠站主持人黃誌川教授、簡赫琳教授與臺灣永續棧TSH團隊戴興盛執行長、吳奕辰博士以及關心核心觀測站的地方朋友們,參與LTSER彰化站訪視。

實地走訪位於芳苑海邊的觀測站,彰化站夥伴們分享了在海空步道周邊與紅樹林區域所進行的底棲生物調查與自動水質監測系統建置以及對於人潮的觀測。


結束芳苑海邊參訪後,至油籽學堂由王素芬教授簡報彰化站計畫執行概況,後前往王功故事館參訪王功蚵藝文化協會介紹運用蚵殼進行創作。

下午至虎尾糖廠第三公差宿舍與各地區關注水域周邊環境及永續議題的朋友們:虎尾溪流域的虎科大張校長、羅院長與雲林記憶Cool許逢麟博士,以及虎尾糖廠的林副經理與黃課長;濁水溪流域的台灣永續聯盟建志秘書長,烏塗村翠屏村長、朝祥,與雲林崙背堆肥專業的宏存以及麥寮麥仔簝獨立書店的明宜;臺中烏溪流域南屯烏日文化觀光促進會的恬如;雲林溪流域雲科大的莉婷;公司田溪程氏古厝的麗芬;臺南大廟興學的茂成;彰化八堡文化的彥成;南投水環境關懷聯盟的淑惠以及關心整個中部地區立法院中南部服務中心盧副主任。針對水資源流域概況與相關議題、建立與研究平臺間連結以及針對在地農產品產銷及公民生產合作社、木造資產文化保存再利用及生態復育與社區發展……等議題進行交流。

2022.08.31 發布


2022TERN年會

2022台灣生態研究網(Taiwan Ecological Research Network, TERN)年會8/22號於宜蘭大學登場,由現任主席黃倬英老師邀請參與的生態研究者們一同討論「TERN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了解更多 

2022.08.31 發佈

發展綠色能源所面臨的一項難題是:該如何儲存剩餘的綠色能源以備不時之需,或支援用電高峰時的電網負載?芬蘭的技術人員對這項難題提出一項有極具創意且低汙染的儲能方案...

Source: BBC NEWS

2022.07.07 發佈

人類開拓的道路對野生動物造成許多危害,例如行駛的車輛可能會撞擊、壓過野生動物造成路殺,亦或道路切割生物棲地,導致棲地破碎化,讓道路兩側部分的生物族群斷絕交流,造成不少問題。相較於道路造成的明顯危害,道路兩側的水溝則是低調的生態殺手。水溝的垂直牆壁對人類來說並不高,但對許多生物而言,這樣的低矮的垂直牆就是他們如何努力也無法脫困的懸崖峭壁...

Source: 中央通訊社

2022.07.07 發佈

我們周圍的生態系除供我們乾淨的空氣、水源外,也是我們重要的糧食來源。但這些自然資源往往受到我們過度開採、使用,這樣的揮霍方式讓我們走向一個不永續的未來。這些生物資源該如何永續利用,相當仰賴我們對這些生物與生態系的了解,而與生態系緊密相關的社會系統更是不可忽視的部分,也就是LTSER的概念...

Source: APPLE ONLINE

2022.07.04 發佈

臺灣長期過度捕撈魚業資源,導致許多可食用的海洋生物族群數量不斷下降減少,有些甚至已面瀕臨滅絕,這樣的警告並非生物學家誇大其辭,市場中的魚變小變貴就是最好的警訊。若我們不做出有效的改變與行動,在可見的未來,我們的孩子將繼承一片空無的海洋。有些改變需仰賴政府排除阻力,但身為公民的我們也有責任與義務為我們的未來作出努力。...

 Source: GREENPEACE

2022.07.04 發佈

根據航空新聞網站SimpleFlying的報導,國際航空運輸協會正準備推出新的碳排計算工具與指引,協助航空公司將碳排透明化,也讓旅客更加了解自己的飛行旅程製造多少碳排。協助航空業達成在2050年淨零排放的目標...               

 Source: Simple Flying

2022.06.28 發佈

2022台灣生態學年會報名開始囉!!!

2022.06.23發布

2022台灣生態學年會報名開始囉!

附上年會會議資訊及報名連結,歡迎各位舊雨新知一同參與。                                   


主題:TERN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日期:2022/08/22(一)

時間:13:00-17:00

地點:宜蘭大學生物資源學院一樓福昌廳

講者:夏禹九教授(東華大學)、林俊全教授(臺灣大學)、陳琦玲研究員(農業試驗所)、黃倬英(臺灣大學)以下稱謂省略


12:30-12:50:報到

12:50-13:00:開場(黃倬英)

13:00-14:00:TERN的過去(夏禹九、林俊全)

14:00-14:20:茶(咖啡)敘I

14:20-15:00:TERN的現在(陳琦玲、黃倬英)

15:00-15:20:茶(咖啡)敘II

15:20-17:00:TERN的未來(與會人士) 


報名連結:docs.google.com/forms/d/e/1FAIpQLSezi30u52KGW-CijNTaYigB9PVb_LMjCjXcCVcxMGHo-U6NUQ/viewform